宣傳部副部長 白潔
(2025年3月)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承擔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是學院發展的“軟實力”。下面談談宣傳思想工作如何以“五聚焦五強化五提升”為抓手,為學院“雙高”建設提供堅強思想保障、強大精神動力和有利輿論支持。
一、聚焦凝心聚魂,強化理論武裝,提升思想“牽引力”
實施“雙高”建設計劃,是學院立足時代發展、順應職教改革做出的關鍵抉擇,對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與緊迫的現實意義。一要深化理論學習,凝聚創建共識。構建“線上+線下”“集中學+自主學”“專家輔導+交流研討”全方位、多層次的理論學習體系,組織教職工系統研習新一輪“雙高”建設文件精神,精準把握政策導向與實施要點,讓創建“雙高”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深植于每位教職工心中。二要加強宣傳闡釋,深化理念認同。邀請行業領軍人物、職教領域權威學者圍繞“雙高” 建設相關議題開展專題講座,分享前沿經驗和典型案例。充分發揮自治區社科普及基地資源優勢,鼓勵教師將“雙高”創建實踐與理論探索相結合,產出高質量社科理論成果,推動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協同創新。
二、聚焦立德樹人,強化價值塑造,提升思政“引領力”
思政教育是“雙高”建設的靈魂,需將其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一要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守正創新、持續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并與北疆文化提升行動結合起來,與家國情懷植育、職業素養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融匯起來,打造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二要貫徹好協同育人機制。創新協同工作模式,建構“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專業教師與思政教師優勢互補、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融合互嵌,凝聚思政協同育人合力,以思政“引領力”鑄牢思想根基,為“雙高”建設定向領航。
三、聚焦形象塑造,強化正面宣傳,提升暖校“影響力”
立足“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這一“新雙高”建設根本要求,講好學院創建故事。一是精心策劃宣傳內容,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宣傳體系。深度挖掘學院辦學特色和亮點,持續強化各類宣傳,全方位展現學院專業鏈緊密對接產業鏈,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二是創新宣傳形式,構建全媒體傳播矩陣。打造立體化宣傳格局,綜合運用短視頻、直播、圖文等各類宣傳形式,確保“雙高”建設內容覆蓋校園各角落。加強外宣工作,推動學院“雙高”建設動態和成效形成宣傳強勢,為“雙高”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氛圍。
四、聚焦精神培育,強化潤心塑行,提升文化“向心力”
打造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提能增效。一是打造融入職業元素與思政內涵的校園物質環境。通過校園景觀、文化長廊等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激勵學生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讓校園的每一處空間都成為育人陣地。二是創新開展職業教育特色文化活動。以“校園文化品牌培育工程”為抓手,構建“學院統籌、院系承辦、師生參與”的文化活動體系,打造具有職業教育特質、北疆文化特色、學科專業特點的品牌活動,提升師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為“雙高”建設注入持久文化動力。
五、聚焦守責盡責,強化陣地建設,提升意識形態“守護力”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落實落細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一要站穩守牢意識形態陣地。集中各方力量強化宣傳主陣地建設,加強線上線下陣地和重點事項管理,嚴格執行新聞三級審核流程,確保意識形態陣地安全。二是筑牢意識形態風險防控體系。建立健全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預警防范機制,完善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等工作機制,推動風險防控由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堅決守住意識形態安全底線,筑牢校園政治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