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結合專業特色助力民族團結,做民族團結的促進者、實踐者、守護者,2024年暑期,人文管理系“民族團結實踐團”赴東勝區訶額倫街道開展“共筑民族情?同圓中國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民族團結宣講活動】
為唱響民族團結的主旋律,促進居民之間的互幫互助,深入交流交融,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傳承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助推各民族和睦相處與和諧發展。提高各民族老人對民族政策法規的知曉率,人文管理系民族團結實踐團開展了民族團結政策宣講活動。本次宣講活動由屈錦瑤、張彩英主持,劉萍主講。




劉萍以鮮活的語言、詳實的案例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四個認同”“三個離不開”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地解讀,教育引導全體居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主動傳播民族團結的正能量。
【民族團結故事分享】
讓居民深刻認識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和價值,以故事中人物的模范行為激勵居民,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團結精神。我們特開展此次民族團結故事分享會。

在分享過程中,居民們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期待與興奮。第一位分享者生動地講述起自己所知曉的民族故事,那精彩的情節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聽眾們時而聚精會神地聆聽,時而因有趣的情節而歡笑,時而又為感人的部分動容。大家還會不時地相互交流,提出問題,分享者則耐心解答,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故事的理解。

每一個故事結束,都伴隨著熱烈的掌聲,這不僅是對分享者的肯定,更是對民族文化的贊美。整個過程充滿了尊重、欣賞和學習的氛圍,讓居民們在分享與交流中,共同感受著民族故事的魅力。
【民族團結知識互問互答】
通過知識問答等形式向居民普及民族團結基本知識、民族團結的意義,引導村民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

現場氣氛熱烈,居民們積極參與,競相答題,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進一步理解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民族團結政策宣傳】
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居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實踐團成員特開展民族團結政策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實踐團成員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向廣大居民宣傳民族政策、法律知識并提供咨詢服務,引導居民積極學習黨的民族知識,并通過現場問答的形式,進一步普及民族團結進步知識。
【民族團結文藝演出】
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傳遞民族團結進步好聲音,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進一步加強各民族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氛圍,實踐團成員為居民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民族服裝秀—《絢麗民族風》

互動環節:民族服裝猜猜猜

筷子舞—《壩上筷子舞》

朗誦—《共譜團結樂章,同繪民族畫卷》

歌曲—《火紅的薩日朗》

合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
在這個暑期,我們用青春的熱情傳遞民族團結政策。愿我們的努力能化作點點繁星,照亮民族團結的前行之路,共筑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