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散落民間的珍寶,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在代代傳承中訴說著動人故事。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黨員教師們對非遺的認知和保護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11月19日下午,人文管理系黨總支開展“烙畫寄情 黨心鑄魂”主題黨日活動。

烙畫,古稱“火針刺繡”,近名“火筆畫”,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也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它既能保持傳統(tǒng)繪畫的風格,又可達到嚴謹?shù)膶憣嵭Ч@赢媱?chuàng)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2023年,火筆書畫(伊金霍洛烙畫)被入選鄂爾多斯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活動伊始,市級非遺傳承人楊喜平老師帶領著大家,深入了解了烙畫這項傳統(tǒng)技藝,楊老師給大家展示了自己幾幅烙畫代表作品,他說到:“烙畫看似簡單,實則很考驗手法,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 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有較強的立體感,這些手法的掌握十分考驗耐心和毅力。”通過楊老師的講解,加深了大家對這項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的了解,激發(fā)了大家的學習熱情。

隨后,楊老師介紹了作畫工具烙鐵的使用方法,與會黨員在楊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著在木板和葫蘆上勾勒線條,描繪層次,哪里需要深一點,哪里需要斜一點,哪里需要留白......與會教師在自我探索中體會到了烙畫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獨特魅力。伴隨著縷縷青煙,一幅幅精美的烙畫作品熱氣騰騰地“出爐”了,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成果,每個人都欣喜不已。








本次非遺烙畫體驗制作活動,與會教師不僅帶走了自己親手制作、飽含心血的烙畫作品,更收獲了對非遺文化的深度認知與熱愛,讓大家感受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魅力,也點燃了藝術傳承的星星之火,讓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觀念深入人心。